October 23rd, 2023
足间上的中国
夏校精彩课程一瞥
2023年6月19日 LifePlus Online Academy 开始了题为“足间上的中国”的夏校系列课程,老师们饱含热情的带孩子们开启了书本之外的学习之旅。
老师们通过实时直播教学,带同学们参与了文化活动现场,到访名胜古迹为同学们解析古代建筑的精髓,亲身示范中国美食的制作方法并讲解其意义等等,这些内容为学生们带来了独特的学习体验,使他们“身临其境”体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在哪里“观光”吧!
第一站:美丽的江城武汉
夏校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武汉。经过前一日狂风暴雨的洗礼,武汉长江大桥在落日余晖下显得分外清丽秀美。
等到晚上8点,直播课准时开始。刘老师兴致勃勃地介绍着身后的长江和大桥,屏幕那端的学生们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欣赏着夜幕下被灯光装饰了的江城美景。
顺着热闹非凡的街道,我们来到了“汉味小吃第一巷”—户部巷。入口处的武汉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不服周”、“有板眼”、“蛮虚浮”、“活结”……学生们饶有趣味地念着,猜测着这些词语在普通话里的意思。
I告别了“武汉话”的文化墙,我们走进了户部巷。已经快晚上9点了,这儿仍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可惜的是晚上我们看不清楚有着明清风格的建筑。不过,令人眼花缭乱的各样小吃同样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汤包”、“豆皮”、“热干面”、“小龙虾”、“冰粥”、“水果捞”、“臭豆腐”等,这条不足150米的小巷子,却容纳了上百种小吃!
最后我们采访了“徐嫂鲜鱼糊汤粉”的店家,了解到面前那一锅糊汤竟是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熬煮,鱼肉不见形,鱼骨化为水,真真是“吃鱼不见鱼”!
在课程结束时,刘老师留下了一个思考题— “热干面和糊汤粉为何在武汉被制作出来,并如此受欢迎呢?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与其城市特点、气候、地理位置等是相关的。”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造就了一方人的味道。
第二站:雨中漫步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集中展现了中国传统的绘画、诗歌和建筑艺术的,因此,欣赏苏州园林可以全面而具体地感受中国文化的美感和趣味。
课堂上,我们先学习了苏州园林“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等传统建筑风格,以及园林艺术的特点,然后通过老师在园林现场录制的视频进入到真实的园林里面,边走边识别所学过的建筑形式,赏析园林艺术的特点,比如它们所有的门和窗都有不同的形状,追求层次的丰富和谐;建筑的颜色都是白墙黛瓦暗色梁柱,从而衬出植物花卉的鲜艳亮丽.....
这种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只增长了文化知识,也丰富了审美体验,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学习和游赏,相信学生们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受和欣赏。
第三站:跟着山东煎饼去旅行
同学们跟随着宁宁老师依次到达以山东煎饼为主食的日照、临沂、泰安和枣庄站。
在旅途中,孩子们不仅会了解山东煎饼与其地理分布之间的关系,而且会探讨山东煎饼的历史及典故,同时理解“煎饼卷万物”所蕴含的包容宽厚与豪爽笃定的文化特征,还会学习和尝试山东煎饼的做法。这趟齐鲁大地的煎饼之旅会带领孩子们从不同的视角了解中国文化。
第四站:忆江南,游西湖
思思老师带孩子们一起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由于老师身在海外不能亲临现场带领孩子们游览杭州西湖,只能在线上通过视频及图片的方式介绍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特色和风景。
西湖十景从宋代开始就已定格,孩子们透过四字词语,领略西湖的四季之美。最具特色的是游览西湖边上的河坊街,这是形成于南宋时期,集商业、小吃、茶馆、酒店和药店等为一体的文化街。同学们不仅学习了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时所著的《忆江南》,也了解了东坡肉的由来以及制作方法。思思老师提前在家把制作的过程录制下来,让孩子们看,最后在镜头前端着东坡肉一边品尝,一边推介大家回去后可以尝试去做。虽然思思老师未能亲临现场教学,但十分用心地提前录制讲解小视频,带领孩子们感受西湖的人文之美。
第五站:夜探长春动植物园
长春动植物公园在今年暑期举办了一个西游主题的游园会,一下子火出了圈儿。佟老师趁此带着同学们云游体验了一把。一路上,我们看到了缤纷多彩的灯盏,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由许多油纸伞装点的一条走廊,非常有江南意境。时不时在路上冒出来的《西游记》里的角色人物,争得游客拿出手机纷纷拍照。
佟老师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何《西游记》为这么多人所喜爱,我们从中又能获得哪些学习意义?在你知晓的人物角色里,最喜欢哪个,为什么?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对于这本经典小说已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第六站:城市中的农场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怀揣着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关联起来的初心,小花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农场,一一辨识和学习各种农作物的相关知识,引导孩子们通过分享自己家厨房和冰箱里的瓜果蔬菜,来接触自然元素,同时在老师的讲解下认识到自然与生态的关系,更好地了解自然和现实生活,激发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并在现实生活中动手实践的心。
在辨识蔬菜时,我们借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掌握对知识进行分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个思维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
第七站:时光穿梭 “北京庙会”
吴卓老师带领同学们乘着时光穿梭机,回到她在2021年春节所经历的北京庙会。
从一张张充满回忆的照片,我们看到了当今的北京庙会在国际化的影响下,展现出了更多元化的特点,例如整个场地的布置,灯饰、彩旗等更加精美和多样化,而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摊位和表演,呈现出更加繁盛和绚丽的景象,促进了国际交流和文化融合。
同时,北京庙会也保留了许多传统元素。美食摊位和传统手艺仍然是重要组成部分。吴老师通过分享当时拍摄的小视频,向同学们介绍着传统的年夜饭、糖葫芦、爆米花、吹糖人等。
除了传统的舞狮、舞龙、杂耍等表演,庙会还增加了国际文化的演出。这使得庙会成为了一个交流、展示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平台。大家都对漫威动画的《银河护卫队》和树人的表演视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课堂的最后,同学们在吴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虽然庙会在适应现代化的同时发生了变化,但依然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树立文化自信,做传播文化的世界人!
More from the blog
Let’s visit China!
The role of parents in online learning
Master the art of AP online classes
超越学术的成长
准备好来加入一个温暖、关怀和勉励人心的国际教育社区,在这里开始高品质学习了吗?